【新春走基层】“落后村”逆袭“示范村”——元堡乡沙坝村党建催化山村蝶变

1月13日,党支部组织党员来田间地

冬日的利川市元堡乡沙坝村,错落有致的民宿,干净整洁的庭院,成片的药材基地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村民……无不昭示着这里的幸福生活。

谁能想到,沙坝村曾是一个头上戴着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支部”帽子的“落后村”。

近年来,该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选优配强班子,形成了“强在党建、富在产业、美在生态”的新格局,变身当地集体经济发展“示范村”。

强班子——筑牢发展“主心骨”

开小组会谋产业发展

2020年1月,因村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,沙坝村被评为利川市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支部”。

如何摘掉“软弱涣散”帽子?沙坝村党支部一直在努力。

支部委员尹德清介绍,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,党支部都要组织全村党员查找问题,想解决办法。

“后备干部力量薄弱,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。年轻人宁愿在外面务工,也不愿在村里工作。”党员余孟平直言不讳。

“只有从自身建设抓起,打牢基层党建基础,才能给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,真正甩掉这顶丑帽子!”尹德清一针见血。

村子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。面对沙坝村的“疑难杂症”,元堡乡党委决定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,统筹驻村工作队、“尖刀班”、包村领导、驻村公务员、村“两委”等力量,大力推进软弱涣散整顿工作。

通过走访调研,乡党委了解了党员群众的想法和迫切愿望。最终,元堡乡原综治办主任冉贞尧当选沙坝村党支部书记。自此,沙坝村有了乡村发展“领头雁”。

“冉书记‘掌舵’,我们坚决拥护,我们信他!”村民易法文满意地说。

富脑袋——凝聚奋斗“向心力”

冒雪入户

上任伊始,冉贞尧就意识到,改变落后面貌,必须从党员的思想观念入手。

抓强支部阵地建设,成了冉贞尧烧的“第一把火”。

沙坝村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、党史学习教育等为载体,采取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、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等方式,对比学习其他先进村的发展经验,提振党员“精气神”。

“以前,放在村委会的党刊党报几乎没人翻阅,现在,党员们越来越喜欢学习了,经常有党员跑来喊我帮忙下载学习强国App,还有党员为村里发展主动提建议、出对策。”冉贞尧介绍,在党支部带动下,村里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发生转变,全村凝聚力增强。

该村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,通过“党员带头干、群众跟着干”的方式,共同参与疫情防控、垃圾分类、环境治理等工作,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
“村里一心一意为我们谋发展,我不仅要支持,还要带动左邻右舍发展好产业。”该村一村民主动表态。

建产业——夯实乡村“厚底盘”

沙坝村民宿

沙坝村缺乏主导产业,村集体经济薄弱。

2021年3月,利川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董玉明被派驻到沙坝村,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,后兼任驻村第一书记。

驻村后,董玉明了解到村里有很多荒废的土地,必须盘活土地资源!与村“两委”干部认真研究、四处考察后,商定在荒地上种植中药材。

起初,与村民谈种植牛膝、大黄等中药材时,许多村民并不支持。他们认为种植中药材成本高、效益低、风险大。

为打消村民顾虑,董玉明带领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一起,每天挨家挨户做工作,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或转租承包地的方式参与种植。经过一个月不懈努力,村民们最终同意整合土地种植中药材。

为解决种植技术、中药材销路等一系列问题,村里协调农技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,指导农户科学种植,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解决中药材销路难题。

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共同努力下,永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、云海洞天合作社等合作社纷纷落户沙坝村。

“村里帮我们拓宽增收渠道,有空我们就去合作社打工,一天有120元的收入。”村民余显笃开心地说。

“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,现在全村种植虎杖33亩、牛膝100亩、大黄220亩,老百姓增收不少。”董玉明说。

如今的沙坝村,水泥硬化路穿村而过,家家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,村集体有了固定收入,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,“软弱涣散支部”帽子彻底摘除,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“幸福村”名副其实。